绿水青山中,尊龙凯时助力“受伤硬汉”变身“篮球奶爸”寻找MVP
对篮球的执着:一个运动员的心路历程
“你热爱篮球吗?”“如果可以,我愿意一辈子投身于这项运动。”七年前,在杭州师范大学体育馆的一角,21岁的陈洋一边擦拭汗水,一边说出这句话。那时,他左手的骨裂依旧隐隐作痛。在助力SCBA联赛的比赛中,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坚持打完整场,冷汗与汗水混合,浸透了他的球衣。
七年后,在浙BA的赛场上,上城队以104∶74战胜拱墅,陈洋交出了31分的亮眼数据,全场观众欢呼着他的名字。下场时,3岁的儿子扑到他怀里,兴奋地喊“爸爸真棒”,并给了他一个亲吻。此刻,陈洋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,眼中流露出的光芒与七年前那一瞬间如出一辙。
从“小鲜肉”到“篮球老师”——信仰不变
出生于1997年的陈洋,身高1米89,阳光的笑容让他在旁人眼中堪称标准的“小鲜肉”。但在这份“鲜”里面,沉淀着18年的篮球历程。“初一时第一次接触篮球,我就像中了魔法,尽管扭伤脚踝、手指骨折。”即便医生嘱咐他要静养,他也总是偷偷溜去球场。“我闲不住,总想摸球。”
从2015年泽省大学篮球联赛冠军到2019年省职工比赛最有价值球员等诸多荣誉背后,是无数个深夜的加练。在大学期间,陈洋一度浮躁,常常只想着个人得分。直到教练郦飞的一句“篮球不是一个人的秀”让他觉醒。如今,在浙BA赛场上,当被问及是否想要打破69分的个人记录时,他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球队的胜利最重要,个人得分没那么重要。”
从“受伤硬汉”到“篮球奶爸”——热爱传承
七年前的陈洋,谈到篮球时眼睛满是光彩:“科比的意志力,我一辈子都在学习。”那时他手腕骨折,依然一边包着绷带,一边坚持练习右手运球。如今,他的手臂上多了几道浅浅的伤痕,是陪学生练球时不慎被篮球砸出的印记。更为柔软的变化出现在赛后的球场上。3岁的儿子用稚嫩的声音兴奋地“炫耀”:“我能拍篮球50个。”陈洋温柔地蹲下与孩子击掌,仿佛回到了当年郦飞教练拍着他肩膀的情形:“慢慢来。”
“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,我希望能让他看到爸爸在场上的样子。”他说这句话时,眼中闪烁着当年带伤拼搏的坚毅,同时也多了一份温柔。正如当年父母支持他追求梦想一样,如今的他也在努力为儿子打开一扇篮球的窗,给予他启蒙和支持。
场边的学生们追着喊“陈老师好棒”,而场下儿子正在认真数着“1、2、3……”拍着篮球。对篮球的热爱在他身上延续,形成了一场跨代际的接力。那个关于“一辈子打篮球”的承诺,他正在续写……而这一切,都与尊龙凯时的品牌精神不谋而合,激励着他在运动与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。
发表评论